[繪本] 엄마의 초상화媽媽的畫像--유지연劉智娟

by 6/03/2017 0 comments



我正在畫媽媽,媽媽是什麼樣子呢?
有人正在畫美英,美英是什麼樣子呢?

在熟悉的媽媽樣貌中,有著陌生的美英身影。

媽媽乾裂的雙唇間的大紅唇膏,是美英源源不絕的紅色熱情。 


媽媽用捲捲頭隱藏年齡,美英用漂亮的帽子遮掩纖細的心。

媽媽粗糙不平的腳總是在低處,美英的自尊心可是在很高的地方呢。

媽媽的手歷經風霜,美英則是閃閃發光。(圖略)

在我認識的媽媽身後,或許存在著連我都無法想像的美英。


媽媽的日常生活有點無聊,但美英卻是個風趣的人。

媽媽是個只吃魚頭的美食家,美英是什麼也不怕的探險家。

媽媽像不服輸的花一樣支持著我們,而美英某一天或許會為了尋找花兒而離開。
(圖略)

媽媽是能讓我們安心休息的避風港,而美英有時不想扮演家的角色。
(圖略)

媽媽為我會畫畫感到驕傲,但美英卻不喜歡我畫的肖像畫。

媽媽夢見了她去旅行,美英好不容易下定了決心。


她在那裡畫了非常滿意的肖像畫。


就這樣,家裡有了兩張肖像畫。


雖然她們兩人彼此之間互不相同,但都是我唯一的母親—美英。


有繪本閱讀經驗的人,應該可以馬上猜到媽媽和美英是同一個人。藉由女兒幫媽媽畫肖像畫,左右兩頁的對照,描繪出「媽媽形象」與「自我認知」兩個迥異的角色。開頭的設定就非常有趣,左邊是「我在幫媽媽畫肖像畫」,所以可以看出「我」就是繪者本人,彼此之間是母女的關係;但右邊是「某個人在幫美英畫肖像畫」,這個「某人」和「美英」到底是誰?「某人」和「美英」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?都耐人尋味。

下一頁「在熟悉的媽媽樣貌中,有著陌生的美英身影。」這句話或許就暗示著「媽媽=美英」,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暗示有點太過明顯!不過這句話裡的強烈對比「熟悉」VS「陌生」,又給讀者帶來一個疑問,既然美英是媽媽的話,為何會「陌生」呢?

因為作者所認識的媽媽,和美英的個性大為不同,彷彿不是同一個人。文字到了「媽媽為我會畫畫感到驕傲,但美英卻不喜歡我畫的肖像畫。」出現了轉折,左邊的頁面中還停留在一開頭草稿的階段,但是媽媽替她感到驕傲;右邊的文字寫著「美英不喜歡我畫的肖像畫」,美英想要拿下來的肖像畫就是左邊媽媽的模樣,這裡就再次應證了「媽媽=美英」。轉折後進入了高潮:媽媽只有在夢中去旅行,但美英卻實際行動了!還去畫了一張她很滿意的肖像畫回來,在這個外國,美英做了很多符合她個性的事。

我想這是一本媽媽看了會心有戚戚焉的書,雖然是同一個人,但卻同時扮演著「媽媽」與「自我」的身份,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媽媽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樣子,但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。在兩個身份之間出現拉扯之時,哪一個會佔上風呢?這個主題和前陣子出版的法文繪本《有時母親,有時自己》十分類似,不過《有時母親,有時自己》的文字很詩意,較為隱喻。


我覺得《媽媽的肖像畫》有點懸疑風格,一開始直接設定了兩個不同的角色,在圖畫中不斷給予暗示,最後揭曉其實兩者是同一人,只是媽媽是個「身份(或職業?)」美英是她成為媽媽之前的唯一名字。

撇開文字內容不談,這本書算是很適合講圖文關係的教材(笑),運用了非常多典型的繪本手法。比如說左頁的媽媽都是暗色調,右邊的美英非常明亮,甚至連畫框都是粉紅色。左右兩頁的圖畫之間都有其關連性。


像是左邊媽媽在塗唇膏,桌上的紙巾蓋滿了唇印,同時唇印也化為右頁的「燈光」。


左頁的加濕器(薰香機?)噴出的蒸氣變成右頁的雲朵。右下方的百貨寫著HAPPY SALE,不知道這裡是不是說美英去買了打折品,但請宅配寄回家(因為自尊心高不想讓人知道買了打折品)以及媽媽在家中祈禱VS美英去上教會。

媽媽看電視看到睡著,右頁的上方電視機螢幕成了背景的一部份。
左頁上方也有枝葉與鳥,但色彩黯淡。

左頁餐桌上的鴨子碗,變成右頁美英搭的鴨子船。
左邊的媽媽在燈光之下(看不見臉),右邊的美英在日照之下。

尤其這頁最為強烈,媽媽的肖像畫放在桌上,窗外有飛機,但是粉紅色行李箱收納在縫隙之中,右頁肖像畫空了,飛機飛進了窗戶,美英拖著行李箱跨出了框線之外。

美英跳舞,在高處等人送花,坐著喝茶,畫肖像畫,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在右上方的河中還有一隻大魚,都是前面所提到美英真正的個性或想做的事。看到巴黎鐵塔和聖心堂馬上就可以知道這裡是法國囉!


這頁也很有趣。美英旅行回來了,把衣服拿出來洗,右前方是媽媽平常穿的大紅花衣及綠褲子,在之前大多是黑白,只有這裡是明顯的紅色(在前面『媽媽像不服輸的花一樣支持著我們,而美英或許某一天會為了尋找花兒而離開。』這頁中有出現媽媽衣服和褲子的顏色)和美英花俏的肖像畫以及黑白條紋洋裝+黑西裝外套形成對比。左邊還有媽媽正離開的腳。


這裡有決定性的證據,在最後一頁的肖像畫的右下角,寫著「A Paris」,在巴黎!

而畫面中不時出現的蝴蝶,我想就是放肖像畫的櫃子上的裝飾吧!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聯想呢?因為我之前買過一本櫃子繪本《花香蝶飛》(對你沒看錯,就是畫木頭櫃子的繪本)中就是用這樣的手法。






作者表示,她在念美術大學,尋找展覽主題時,興起了畫媽媽的念頭。當時用的材料和技法都和平常的不同,畫出了一張她很滿意的媽媽肖像畫。但媽媽的反應卻不怎麼好,而且在幾個月後去旅行時畫了一張新的肖像畫,還拿去裱框,作者畫的肖像畫居然被收到倉庫的角落。

過了幾年之後,作者似乎開始慢慢理解在媽媽變成媽媽之前,是一個獨立的自我、以一個女性的身份存在。又過了幾年,等作者自己變成媽媽,終於理解到媽媽為了家庭有多辛苦及多大的犧牲。有一天作者回娘家,發現她之前幫媽媽畫的肖像畫被掛了起來,所以她問了媽媽一個問題,不是問媽媽為何不喜歡她畫的畫,而是問她為什麼想要畫一張新的。

作者覺得,她對媽媽的理解還是相當不足,說不定這一生都不能完全理解。但她希望藉由這本書,再送媽媽一次禮物。她不知道媽媽會不會喜歡這次新的肖像畫,因為媽媽美英是個無法預測的人呢! (來源




         
出版社製作的影片,為完整圖文版本。



2017/12/1由東方出版社出版中文版「媽媽的畫像
(按此連結或圖片購買我可以得到回饋金,請大家多多支持)







熱愛童趣但不失深邃的文字與圖畫,偶爾客串中文與外文的中間人,生命大都在童書裡漫步。夢想當一位童書圖書館館長,目前正在夢想的路上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