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說一說臺港地區的孩子近一年來愛讀什麼書,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。在這兩個資訊發達、生活多元的地區,孩子的閱讀也是多元的,不同年齡、不同興趣、不同性別的孩子閱讀的圖書都不一樣。 近一年來,臺港的出版業仍然不太景氣,退書率幾乎有四成。在童書市場上,也缺乏一呼百應的「領跑書」,只有若干比較暢銷的書。例如,在前些年由《哈利·波特》和《魔戒》帶動的奇幻文學潮下,戴安娜·韋恩·瓊斯的《魔幻城堡》市場表現也不錯(還加上宮崎駿的電影助陣),但比起上述兩書的聲勢來,則是遜色不少。
沒有太多熱點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。出版者可以以更沉穩的心態來從事童書出版,更加注重特色和品質。事實上,隨著臺港經濟的逐步復甦,童書市場也將處於上升調整的趨勢。從圖畫書、漫畫卡通、兒童文學、知識讀物四個方面可以大致勾勒一下臺港地區的兒童閱讀情況。
圖畫書是常銷書
圖畫書在臺灣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,其在早期教育和早期閱讀方面的作用,早已得到教師和家長的廣泛認同。圖畫書也成為學齡前兒童的閱讀主體,並且在讀圖時代的影響下,已有向少年甚至成人擴展的趨勢。
臺港出版的圖畫書一般是常銷書,引進版的圖畫書很多都與國外同步。例如,遠流的「凱迪克大獎圖畫書」系列、「大手牽小手」系列,格林的「國際安徒生大獎精選」「格林名家繪本館」,信誼的「圖畫書視聽之旅」,天衛的「繪本時間」,美、日、歐的重要圖畫書代表作基本上都已經出版。近年來,出版社在引進圖畫書時,開始更加關注「明星」圖畫書作家,常常將某一個作家的書盡數出版,如,國語日報社的羅伯·麥羅斯基系列、遠流的波拉寇系列和羅北兒系列、聯經的莉絲白系列、小牛津的市川里美系列。讀者開始對某一畫家的風格有了更深的認識,一些「發燒友」甚至還成立了某一圖畫書作家的讀書會。近期引進的比較好的國外圖畫書分別有:三之三文化的《蜘蛛和蒼蠅》(瑪麗·毫葳特/文,東尼·迪特利齊/圖、林良/譯),上誼文化的《海馬先生》(艾瑞·卡爾/文、圖,柯倩華/譯),天衛文化的《第一條魚》(赫爾曼·舒茲/文、薇碧克·餘瑟/圖、馬佑真/譯)和《養天使的方法》(中川千尋/文圖),和英的《你不敢說的大便故事一籮筐》(尼古拉·戴維斯/文、尼爾·雷登/圖、傅伯寧/譯)和《魔奇魔奇樹》(齊藤隆介/文、潼平二郎/圖、林真美/譯),格林文化的《走上世界最高的鋼索》(葛斯坦/文圖、陳怡芬/譯)和《總統我最大》(克羅寧/文、貝西賴文/畫、黃聿君/譯),維京的《在圓木橋上搖晃》(木村裕一/文、秦好史郎/圖、林真美/譯),臺灣東方的《媽媽就要回家嘍》(凱特·班克斯/文、湯米可·包格奇/圖、林芳萍/譯)。
近一年來,臺灣圖畫書出版還有三個趨向。一是單冊出版越來越多。因為以前圖畫書很多是成套出版,書多價高,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市場銷售。如今改為單冊出版,對讀者和出版社都是一種「解套」;二是從文學向其他領域擴展,如遠流今年暢銷的「魔數小子」系列,就是圖畫、故事、數學揉為一體,在校園裏掀起了「看繪本,學數學」的風潮;三是韓國圖畫書開始受到關注,如「蜜蜜甜心派」和三采文化出版的「小薯球系列」,改變了過去國外圖畫書由歐、美、日佔據的局面。
國外圖畫書的引進,是否抑制了本土創作?這在臺灣童書界一直是爭論的話題。我倒是認為,對於圖畫書這種外來圖書形式而言,先大量引進、開闊視野是必經之路。本土作家熟悉本土文化中的審美特質,如果能擅加利用,定能在圖畫書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。例如,前幾年由遠流出版的「繪本童話中國」「繪本臺灣風土民俗」「繪本臺灣民間故事」一直銷售不錯。一些主攻圖畫書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家開始出現,例如方素珍、陳璐茜、嚴淑女等,去年青林國際出版的《小島上的貓頭鷹》(何華仁/文圖)和遠流出版的《想要不一樣》(童嘉/文圖)也受到了廣泛注意。而最值得注意的是,臺灣圖畫書作家陳致元的《Guji Guji》出版不到三個月,便創下再版六次、出售5.5萬本的銷售成績,並獲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十名,創造了臺灣圖畫書進軍國際市場。
卡通漫畫佔重要位置
在兒童和少年中,卡通的閱讀佔有重要位置。一來是因為臺港地區和日本文化交流頻繁,當然也引進了不少日本卡通漫畫;二來是卡通往往可以借電視、電影之威,影響孩子的閱讀選擇。年7月28日,臺灣「社會局」婦幼青少年館圖書室曾舉辦「TopTen」排行榜前十名童書票選活動,結果《哆啦A夢》(小叮噹)勇奪冠軍。年1月27日,臺北市立圖書館也發表了一份「解讀臺北人的閱讀行為」的統計報告,調查顯示臺北人最喜歡讀小說和漫畫。李家同《鐘聲又再響起》、黃易《大唐雙龍傳》修訂版、青山剛昌《名偵探柯南》《說給兒童的臺灣歷史》、侯文詠與蔡康永合作的《歡樂三國志》是各項借閱排行中的第一名。圖書館的出借率有時比圖書排行榜更能說明某類書受歡迎的程度。在臺港地區,除了一些流行的卡通漫畫,如,《one piece》《火影忍者》《灌籃高手》《全職獵人》《網球王子》《流星花園》《風之谷》《龍貓》外,還有一些新作品在近一年來也持續熱銷,如,《千面女郎》《NANA》《曉!男塾》《鋼之煉金術士》《火影忍者》《死亡筆記本》《遙遠時空中》等。
臺港地區出版漫畫的主要出版社有大然、東立、時報、尖端、玉皇朝等出版社,它們一方面出版日本授權的漫畫作品,一方面也發展本土漫畫。在讀者中比較受歡迎的作品有《東周英雄傳》(鄭問)、《橫霸天下》(麥仁傑)、《代戰天使》(張靜美)、《真命天子》(賴有賢)、《校園封神榜》(練任)、《超霸世紀》(許景琛)、《天子傳奇》(黃易)等。
目前,臺灣漫畫書發展的一個問題來自於分級制,即臺灣「行政院」新聞局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《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》,對違規者的罰則相當的重(一旦違法,將遭勒令停業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)。這項政策雖然受到漫畫界的反對,但卻得到教育界和一些兒童福利社團的支援。這對漫畫的影響比較大,一方面畫家在製作時將更加小心翼翼,從而有可能降低作品質量;另一個方面是書店在進書時,有時會過度敏感,稍微可能帶來麻煩的書都統統不售。
兒童文學在矛盾中前進
兒童文學在同電子媒體競爭中不但處於劣勢,而且就是在與兒童文學的其他類型的競爭中也同樣處於劣勢。但兒童的心靈成長又離不開文學的薰陶,如何來處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?這是有道義、有責任感的出版社要思考的問題。 臺灣的兒童文學出版也可以分成國外引進和本土創作。國外引進的也有比較商業化的,如「雞皮疙瘩系列」,一直都比較暢銷。國內很多成人對這樣的書很是不安,我倒以為我們的心態不妨平和一些。大孩子追求一些恐怖體驗,對於心理宣洩或許並無壞處,對於孩子親近閱讀亦很有幫助。但如果孩子只喜歡讀「雞皮疙瘩」之類,又是不完整的。好在有國語日報、民生報、小魯文化、九歌、小兵等重點出版純兒童文學書籍的出版社,他們持續引進了不少國外的優秀兒童文學。
近期比較搶眼的是幼獅文化出版的《回家》(辛西亞·佛特/著、柯倩華/譯),臺灣東方出版社的《遇見靈熊》(班·麥可森/著、李畹琪/譯),遠流的《吸墨鬼來了》《小紅吸墨鬼》(艾力克·尚瓦桑/著、曹慧/譯),小魯的《野地獵歌》(威而森·羅斯/著、柯惠琮/譯)。值得注意的是小魯文化的“小魯大獎小說”系列,近期有。值得注意的是編輯並不是「唯獎是瞻」,而是充分考慮本土的閱讀趣味,有的獎項寧願引進銀獎作品,也不引進金獎作品。繪圖本的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(保羅·科埃略/著)曾在去年10月登上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暢銷書榜,這是一本老書了,重新包裝出版仍然廣受歡迎。此書曾經在內地也出版過,有《煉金術士》和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兩種版本,但一直名不見經傳。
2005年是安徒生誕辰兩百周年,全世界都舉辦了各種紀念活動,臺灣出版界除了在幾年前就舉辦「安徒生繪本原作展」外,今年更是舉辦了「2005年閱讀嘉年華」「安徒生童話故事化裝表演」等活動,民生報還引進了內地由任溶溶翻譯的《安徒生全集》,所以要論近一年來最知名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家,還屬安徒生。
本土的兒童文學出版在近一年內也勢頭不減。如,蟲二閱讀文化坊的《文字·森林·海》(林世仁/著),天衛的《晶晶的桃花源記》不但作者是本土作家(哲也)和畫家(陳美燕),而且故事創意也來自於本土文化———陶淵明的《桃花源記》。國語日報、民生報在扶持臺灣兒童文學創作的同時,更多地關注到內地的兒童文學作家,國內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幾乎都在上述兩社出過書,如曹文軒、沈石溪、周銳、張秋生、秦文君、張之路、葛冰、吳然。但出版後銷售情況卻和內地不完全一樣,例如,內地校園小說由於兩地學校情況的不同,銷售在內地火爆在臺灣則平平;而沈石溪的動物小說,由於其探險性和新奇性,在島內的火爆程度似乎更勝於內地,2005年4月國語日報圖書銷售前十位的排行榜上,沈石溪的《牧羊豹》、《狼妻》獨佔兩位。香港在2004年出版的兒童及青少年讀物中,40%是本土原創作品,25%是翻譯作品。在銷售排行榜前20位中,兒童及青少年讀物作者佔3位,分別是羅琳的《哈利·波特和鳳凰會的密令》、楊鵬的《木乃伊復活》、君比的《叛逆歲月———三個邊緣少年的故事》,可以明顯看到受哈利·波特熱潮的影響,作品內容由以往的溫馨轉為富有想像力和奇幻色彩。
兒童文學方面雖無特別暢銷的書,但讀者群也不像想像的那麼少。原因有兩個方面:一是兒童閱讀運動的深度推進;二是要拜賜公正的薦書機制。
臺灣的兒童閱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,已經相當成熟,各種讀書會特別是兒童讀書會遍佈全臺。根據臺東大學人文學院林文寶教授在《臺灣兒童閱讀的歷程》中所分析的原因,首先是民間意識的覺醒,然後是「公家」機構(行政機構、學術機構、文教機構)的介入,才使得閱讀運動一浪高過一浪。從1996年的「書香滿寶島」到2000年的「兒童閱讀年」,官方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,2004年臺灣「教育部」甚至計劃以故事志工代替服兵役。香港的閱讀風氣一向為人詬病。為提倡兒童閱讀,政府近年也做了不少工作。如,「閱讀星期天2003」活動、「我的閱讀約章———一萬兒童十萬書」活動和提升家長閱讀技巧的「閱讀大使計劃」活動。兒童閱讀運動也給語文教學帶來深刻變化,在臺港地區,把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引入語文教學中,對老師而言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情。
臺灣有完整而公正的薦書組織。如,「好書大家讀」活動、「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」、「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」。這些活動透過媒體傳播,對童書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正本清源、去蕪存菁的作用。例如,已經舉辦46次的“好書大家讀”活動,由文建會、民生報、國語日報、臺北市立圖書館等單位主辦和協辦。由於推薦出來的好書在媒體上廣泛報導,而且負責向圖書館和學校推薦,所以各出版社參加的意願一直很高,在讀者心中也很有信度,往往成為學校開展閱讀活動的參考依據。
以上只是分三個方面對臺港兒童的閱讀情況做一個簡要介紹,還有許多童書種類,如知識讀物、傳統文化讀物等未歸入分析之列,它們在臺港地區的兒童閱讀中也佔有一席之地。
http://big5.xinhuanet.com/gate/big5/news.xinhuanet.com/book/2005-06/01/content_3029236.htm
難得看到這麼認真探討漫畫在圖書界中的地位的文章
回覆刪除真的很厲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