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美術館] 高雄市兒童美術館--黑嚕嚕.光焱焱

by 2/08/2022 0 comments

 


今年過年我妹帶著小西瓜(aka我外甥女)回高雄過年,預計初三一大早就要回臺北,後來臨時改成晚上。白天不知道要去哪,本來我妹找了一間文青咖啡「新濱・駅前」,結果我亂逛逛到小典藏的文章,發現高雄美術館多了一個兒童美術館,看起來還不錯,就跟我妹改約去兒童美術館了。

本以為跟北美館一樣,兒童區在美術館本體裡面,沒想到是另外一棟,我繞過一大片草地和湖才走到兒童美術館。一路上看到有些人來野餐,我覺得這邊真的很適合遛小孩,空間超級大,環境又好,難怪附近豪宅這麼多。




其實我看到這個入口處還滿震驚,感覺是幾十年前的幼稚園或動物園什麼的,連要拍一個完整的「兒童美術館」招牌都有點困難。後來上網查才知道前身是遊客中心,這時想到歐洲一些古蹟改建,難免有點唏噓。走進去裡面有一個寬大的中庭,很適合辦戶外活動。


收藏,這樣做

透過捐贈或購買,美術館收了一件藝術品。然後呢?
 
拆開包裝,直接放入藝術品的家-庫房?還是,如媽媽買新衣服一樣,打開包裝,裡外檢查有沒有脫線、少顆鈕扣,或者有沒有破個洞、尺寸對不對?沒有問題後,清洗折疊好,看看是夏衣,還是冬衣,再放入應有的衣櫃中收著。你覺得,美術館收藏藝術品的步驟應該是哪一個?
 
美術館是藝術品的保管者,為了讓作品保存在最好的狀態,要做許多工作。首先,作品進入美術館後,得完成登錄、檢視、清潔、測量尺寸與重量等;入庫房時分門別類、找好位置上架,可別平面油畫跑到立體雕塑的家,或者隨便塞角落。容易損壞或沾染灰塵的陶瓷、織品類,得製作保護盒,保證安全。
 
為什麼要做藝術品的檢視與清潔呢?這叫做「預防」。藝術家使用各式各樣材料創作,有撿來的木頭、報紙、回收物等,這些材料可能藏著小蟲子,如果不小心讓它們進到庫房中,將危害其他作品。因而檢視過程中,如果發現疑似蟲害,就得進行除蟲處理。這就是保管者的工作之一,將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,讓藝術品盡量不要生病。
 
只是,年代久遠的藝術品,無情的歲月使畫面變髒,材料老化,顏料褪色,甚至破洞、刮痕、遭塗鴉。怎麼辦?當美術館收藏破損但重要的作品,就得進行評估與治療。這時,藝術品與文物的醫生-修復師上場囉。保管者的工作之二,延緩藝術品的老化,讓它維持健康。
 
本展「收藏,這樣做」打開美術館的典藏作業,從作品分類、登錄檢測到保存與維護,以遊戲、動手實踐方式,認識較少為人所知的幕後典藏工作。放大你的好奇,進入祕密的基地!

參展藝術家
黃九子、陳虹伃、蔡坤霖、鄭景陽、劉琬琳、達鳳.旮赫地

以上文字轉載自兒童美術館網頁


這裡需要脫鞋進入,有一個幼兒軟墊區。主題滿有趣的,有些問題我真的沒想過,不過因為小西瓜剛到這個新環境還在歡,精力都放在逗她身上,所以沒仔細看。


這問題我還真沒想過!!!但我看了一下也沒看到解答在哪XD


現代滿流行的語音互動裝置

走廊上的「小小修復師」大富翁,骰子不知道被她丟哪去

上到二樓,這是今天主要要看的展覽「黑嚕嚕˙光焱焱」




走道牆壁上介紹光:文學中的光(鑿壁偷光等)、畫作中的光、科學中的光、人造光與自然光,還有台灣發電亮燈的歷史。



給家長和老師的話

曾經,宇宙一片暗黑,除了黑,還是黑。之後,大爆炸,光出現,我們看見了!
 
光,點亮了世界,帶來希望,帶來生命;沒有光提供能量,地球上的不同物種可能得重新演化!植物向光茁壯,人類在晨光中展開新的一天。光牽引著、支配著我們的生活。光,是精神象徵,原住民族普遍有太陽神與光明神的日神信仰,如排灣族流傳祖先來自「太陽卵生」,因而有「太陽之子」稱呼;古波斯神話中,馬茲達既是智慧神,也是虔敬的光之神;崇拜太陽神的印加人,自稱為「太陽的子孫」。
 
除了自然光,人類製造了人造光。漫漫歷史長河,一盞油燈、一根蠟燭,光芒再微弱,都曾是珍貴的資源。幾萬年前,舊石器時代的人類,可能源自宗教習俗,拿著火把、石燈,在伸手不見五指,狹窄、濕冷洞穴中畫下動物肖像,帶來藝術的起始。現在,從漫天繁星到燈光滿街,光的演進改變人類生活,定義現代城市,我們早已遺忘照明史上,光曾經匱乏與昂貴。
 
光,是科學的,也是藝術的。理性的科學家解釋光,天空為何是藍的、彩虹是什麼;感性的藝術家在作品中處理自然與人造光,創造神祕的隱喻,以顏色描繪變幻莫測的光影,以不尋常方式探索種種現象,形塑難以捕捉之光。科學與藝術交織,打開潛藏的感官意識。
 
本展從提問進入光的奧妙;以藝術家作品擴延光的感受與想像;以互動操作體驗光與色彩的魅力。在深邃璀璨光芒中,凝視光的無所不在。

‧ 參展藝術家  李承亮˙莊志維˙蔡宜婷˙戴吉賢˙黃俊傑、林亮吟+實踐時尚設計學系 
‧ 參展插畫家  角斯˙林欣昉˙洪添賢˙馬里斯˙陳虹伃˙張筱琦
‧ 詩  林世仁

以上文字轉載自兒童美術館網頁




運用各種發光生物為靈感做的服裝設計


很別緻的花窗

很有趣的裝置,裡面有很多燈泡


意外發現新世界的樣子


光的三原色互動裝置,可以按鈕控制

走進另一個房間,講光的反射。這也是互動裝置喔!!

每一個鏡片都可以旋轉,反射出不同的光芒



軸心有四角型跟六角型



林世仁寫的詩,旁邊還有朗讀裝置


捲珠簾

我覺得很有意境的一張,我爸說這照什麼東西看不清楚

跟「光」有關的繪本,有科學的、藝術的,還有真的要用手電筒照的光影繪本


喜歡洪添賢的這幅作品


這個展覽相當令人驚艷。一般人提到光,尤其在這個STEAM風潮(?)當下,通常會聯想到科學知識,但如上所示,這個展覽涵蓋了科學、藝術、文學,而且藝術又再細分成不同領域,像是服裝設計、插畫、Fine art、塗鴉等,科學介紹了三原色、光的折射、生物發光等,文學有詩的創作,還有繪本,當然繪本橫跨了科學、文學和藝術領域(繪本好棒棒👍)加上許多有趣的互動裝置,就算小西瓜才一歲啥都看不懂(?)但也玩得很開心。不過我想她有很多新體驗跟收穫,只是她還不會表達出來而已。

還有另外一個展「不只是房子」


寫給小朋友

房子,為什麼不只是房子?難道,還有別的什麼嗎?別急,別急。讓腦袋先放空。接著,緩緩走進藝術品。看到了:
 
房子浸在水裡;破破爛爛的;沒人住;兩個天空;霧霧濛蒙的天氣;很安靜;城市下沉了⋯⋯
花花綠綠的娃娃;有男有女;他們是誰,為什麼在房子前面?房間裡只有一張床⋯⋯
好老的房子;像阿嬤家;有立體感;這是房屋廣告嗎?有樣品屋⋯⋯
有座涼亭;有古代衣服;誰在牆壁畫畫?房間感覺怪怪的;這是誰的家?⋯⋯
 
你觀察到作品中的一些線索,然後呢?順著線索思考,想想原因。藝術品不是偵探推理小說,真相可不只一個。例如,藝術家拍了一張又一張淹没在水中央,靜靜的、柔柔的房子,取名〈台灣水没〉。挑起了好奇心:為什麼拍破舊的房子?看起來還美美的?照片為什麼是橢圓形?是水ㄇㄟˊ了,還是水ㄇㄛˋ了?發生了什麼事?作品藏著藝術家個人與家園的心事,等你破解。
 
藝術家是說故事的人,不是看見什麼,就畫什麼;他們用不同方式將體驗、想法與感受藏在作品中,邀請觀眾親身感受,打開想像,慢慢探索。你將發現,原來藝術可以這樣那樣,有許許多多不同的看法。

參展藝術家
于小鷺、王春子、李明則、吳欣芷、林玉婷、林家棟、林傳宗、洪添賢、徐至宏、徐菀瑩、楊順發、陳云、陳瑞秋、羊王創映

以上文字轉載自兒童美術館網頁


走廊上吳欣芷的圖

這一大片是洪添賢的圖,某些立體的地方是做成箱子,裡面裝著小物件。


在圖面的某些地方是磁鐵板,裝在箱子裡的小物件背後也有磁鐵,可以黏貼。

上面那一塊空白就是可以黏貼的磁鐵板,那一塊應該是公園,所以小物件裡有很多樹木跟遊具,不過小西瓜還不夠高,黏不到。



楊順發的作品,很喜歡所以多放幾張





這裡面弄得很像房仲😆

這一個展覽比較偏向藝術畫作的展覽形式,對小小孩來說門檻比較高,小西瓜倒是在外面的磁鐵區玩了很久。

樓梯旁有湯姆牛的作品,中間紅色的幾何圖形也是可以自由黏貼組合的唷!


在這邊看展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,因為很多畫家都是現在知名的繪本畫家或是藝術家,而且似乎有大量啟用高雄在地藝術家的傾向(?)這邊顧展的志工多半都是阿公阿嬤,可能當天看展的人也不多,小西瓜獲得所有阿公阿嬤的關注😆😆😆 好幾個阿公一直逗她玩,玩到門口還來個十八相送哈哈哈。門口出來是一片沙坑區,小西瓜屢次想衝到沙坑區但被制止,只好叫她去跟恐龍照相結束美術館看展這一回合。

小西瓜:你是誰?


結論:非常推薦大家去走走,不只館內展覽好看,館外也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放電。








熱愛童趣但不失深邃的文字與圖畫,偶爾客串中文與外文的中間人,生命大都在童書裡漫步。夢想當一位童書圖書館館長,目前正在夢想的路上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